拔罐,患者,作用,正常,部位

提問: 拔火罐為什么能治病 ? 問題補充: 拔火罐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這是什么原理? 医师解答: 此答案由管理員代為選出拔罐療法,古稱角法。在馬王堆出土漢墓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記載。晉代醫家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有以制成罐狀的獸角拔膿血治療瘡瘍膿腫的記載。唐代王燾的《外臺秘要》則進一步闡述了“角法”的操作方法:刺破患處,用竹管吸拔出血。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火罐,江右及閩中者皆有之,系窟戶燒售,小如大人指,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以小紙燒見焰,投入罐中,即將罐合于患處。或頭痛,則合在太陽、腦戶、巔頂;腹痛,合在臍上。罐得火氣,合入肉即牢不可脫,須待其自落。患者但覺有一股暖氣,從氣孔透入,少頃火力盡,則自落。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氣水出,風寒盡出,不必服藥。治風寒頭痛及眩暈、風痹、腹痛等癥。”對罐具療法的出處、形狀、適應病證、操作方法及優點等做了詳細的介紹。以后,拔罐療法逐步發展,罐具從獸角、竹筒發展為金屬罐、陶罐、玻璃罐,乃至抽氣罐、擠壓罐等;操作方法也從留罐發展為推罐、閃罐;配伍方法也從針刺、艾灸、按摩、中藥發展為配合電針、紅外線、石蠟等;適應范圍從吸拔膿血發展為治療風寒痹痛、虛勞喘息等外感內傷的數百種疾患。據罐具、操作方式、部位及配合療法等的不同,分別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祛風除濕、溫固陽氣、舒筋活絡、清熱瀉火等功效。如留罐法以祛寒作用為主;閃罐法以驅風作用為主;走罐法以活血通絡作用為主;多罐法以瀉實作用為主;疏排法以補虛作用為主;拔關元可祛寒,拔大推則能清熱;若配合灸法或紅外線照射法,能增強其祛寒作用;配合針刺、藥物、按摩等法,可增強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果,并擴大了其適用范圍。拔罐療法為中國的傳統醫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廣為流傳。好輕松拔罐器,揚棄了古老點火拔罐法的操作不便、容易燙傷、不安全、施治部位受限和適用范圍小的弊端,改點火燒真空為真空槍抽真空,使治療罐具吸附于體表穴位,形成局部充血,促使人體經絡通暢、祛風除濕、驅寒拔毒、祛病健身。早些時候,有位解剖學教授指出:人體內負壓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現代醫療研究和臨床實踐正在逐步驗證這一現象。拔罐便是采用負壓這一原理來改善人的生理機制。 負壓存在于人體內的原理以及其與各種疾病的辨證關系等,都是較為復雜的學術問題,恕本文不在做贅述。其實負壓可以存在于任何特定的范疇之內,并起著相應的作用。人體內所存在的負壓與體外自然界的大氣壓力所呼應,共同規范了人體各部位的形狀;人體內負壓充斥在臟腑、骨骼、肌肉、神經……間的每個角落,保障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正常有序。負壓的恒定狀態通過運動和傳遞來實現,每個人都具備自動微調體內負壓的能力,體外環境的微弱變化和體內各部位的微恙都是可以不治自愈的。超出自我調節能力的負壓失衡,如長時間工作、生活在空調室內、煙酒過量,坐、立姿式錯誤等所引起的體內負壓失衡,其表現癥狀就是平常所見到的各種疾病,這就需要應用一定的方式,經過外力的調節來綜整,恢復體內負壓的正常,從根本上消除疾病。 針對負壓失橫這一病源,應用傳統中醫治療方式——拔罐,可謂事半功倍之法。拔罐療法古稱“角法”,因古人以獸角為罐治病而得名。利用火使罐內產生適量的負壓,并使罐內負壓作用于患者體內相應部位,幫助患者自然綜整,調節體內負壓,從臨床實踐看來,康復效果是很顯著的。 準確地掌握拔罐內負壓所能制攝的范圍和深度,是能否正確地調節患者體內負壓狀態,使之恢復正常的關鍵。根據患者體內負壓失衡的不同程度和狀態,將容有適量負壓的拔罐置放于相應的穴位上,罐中負壓通過運動和傳遞的方式,與患者體內負壓相互通透,激活患者體內負壓。在外部負壓的干預下,體內負壓開始活躍,運動和傳遞的速度加快,并趨近于平衡,迫使病變部位或組織器官功能逐步恢復正常。同時患者自動調節體內負壓的能力也會不斷增強,至痊愈后,已增強的自調能力會長期存在。在一般情況下,患者初診時體內負壓失衡狀態比較嚴重,對拔罐內負壓的援助極為渴求,肌膚對拔罐的吸力很強,隨治療進度,患者體內負壓逐漸恢復平衡,相關病癥逐步減輕或好轉,肌膚對拔罐的吸力也隨之減弱,待痊愈后,患者自行調節體內負壓的能力完全可以滿足維持正常狀態的需要,置放拔罐時會自行脫落。 成功地運用拔罐中的負壓施治,還要以純熟的指針點穴和推拿為輔助方式。由于絕大多數患者體內負壓失衡的表現癥狀是身體相關部位凝滯阻塞郁結,經絡受阻不暢等,無法自然地與體外負壓溝通。恰到適處的點穴、推拿可以使滯塞的關節靈活,僵硬的肌肉柔軟,錯位的關節復原,阻塞的經絡疏通……,化解和消除障礙,為拔罐中的負壓與患者體內負壓相互通透,準確地發揮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如果條件允許,根據患者的 具體情況,按子午流注經絡開合時間施治,效果會更加顯著。在臨床實踐中,運用拔罐調整人體負壓,綜整效果比較顯著的常見病如:頸椎病、心腦血管病、胃病、植物神經紊亂、內分泌紊亂、咳喘、感冒、軟組織損傷、腰間盤突出等癥。一些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如:免疫功能障礙、各類痹癥、痿癥、氣結郁滯等,也可以通過此法康復。 廣州好輕松健康誠信團隊收集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ly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